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物专访 >

柳冠中: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情

来源: 广东工业设计网    日期:2014-09-01 15:18:58


  在2014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青年设计师作品终审评选后,担任本次评选的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柳冠中,接受了新华网文化频道的专访。以下是柳冠中教授针对青年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当下文化艺术的走向等问题的观点与看法。

  新华文化:您心中的设计人才应该是怎样的?

  柳冠中:如今,许许多多的非专业人才、业余人才开始从事设计与创意工作。我发现很多展会以及活动也越来越关注所谓的“草根文化”。这点,让我很欣喜。其实好的创意设计,就应该是关心生活的、从身边出发的。设计和艺术,绝对不是小圈子的运动,绝对不是设计师、艺术家躲在工作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得来的,而是应该极大程度地契合社会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关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乎到人们怎样去思考、怎样去看世界的问题。如同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家的事情、科技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一样,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情!很多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学校内拼命苦读,最后考取设计专业的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可是,有的时候,非专业人才、业余人才的设计作品、创意思路不一定比设计专业的博士、硕士差。我自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领域的博士生导师,所以对于很多人读书的心态是有发言权的。相当一部分人读书的心态,仍然是信奉着一条“学而优则仕”。简单说,就是并不是为了热爱的专业而读书,反倒是想着如果学得好、如何文凭高,才会有高就或当官的可能性。这个心态是相当可怕的心态。这是当下培养设计专业人才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点。

  新华文化:怎样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师?

  柳冠中:我们一谈起“中国特色的设计”往往就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不放。比如我们常常觉得“京剧”、“脸谱”、“文房四宝”就是有文化的、就是文化符号。然而,要思考一个问题:把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展现出来就是好的吗?不一定吧!因为如果我们今天人人都去学唱京剧,我们也不能够富强啊。现在有些设计师动不动想把中国的符号贴在设计作品中。很多时候作品显得很突兀。因为,脱离了时代背景的文化符号,会失去一定的语境,让人有牵强附会之感。我们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的身上有中华民族的“DNA”,有些文化是不知不觉地根植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不需要一谈及文化就找符号、找标签。而如何巧妙地把传统的文化放在创意设计中是很有学问的。单纯地把青花瓷、故宫、长城等等中国符号、元素生硬地贴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传统的、老旧的元素大多数时候不能反映当代百姓日常生活的。而什么是文化呢?文化不仅仅是传统的、远古的、老旧的文化,不仅仅是京剧、昆曲;文化包涵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饱含了当下生活的设计与创意才是与世界接轨的。

  新华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何继承与发扬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怎样能够把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柳冠中: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许多场合我都要强调这一点:当下文化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样的观点:批判地继承,就是说继承一样东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中想必有着不尽如人意的一面,我们在继承与发扬的时候,就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拿老祖宗的东西来吓唬人,而是要结合现在的社会背景,有保留、有选择地传承与继承。我常常说,我们向外国人展示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时候千万不要像非洲人展示草裙舞一样。因为观看非洲人的草裙舞后会觉得挺好看的、挺特别的,只是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可是它并不能构成舞蹈的主流、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我们也是一样。有很多展会和活动把我们的剪纸、京剧等搬出国,确实能够让一些外国人耳目一新,但是一定不构成当下文化的主流和核心竞争力。我想,我们现在设计的方向,就应该有着这样“批判地继承”的精神——既能够将老祖宗的东西为我所用,又可以反映现在人们生活状态、结合当下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需求,这才是好的设计方向。好的制度设计、好的文化创意是对一个时代有大作用的创举。设计不仅仅是小范围的活动与事情,设计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今天,我们开始说“中国梦”。这个梦,绝对不是痴人说梦、绝对不是白日做梦、绝对不是简单机械地你的梦加上我的梦,而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方向、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走向。凡事,往往确立方向比按部就班去实施更显得重要。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国家层面开始针对创意设计人才进行扶持,文化部也针对创业创意设计人才搭建平台、完成产业链条与系统。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对整个创意设计行业是一个好的信号。朝着对的方向努力、发展,中国的创意设计人才、青年设计师会在国际设计领域占据主流,会圆我们设计领域的“中国梦”。(李峥)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张建民:用激情去燃烧设计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