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业发展 >

2019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正式发布

来源:津发股份    日期:2019-09-05 10:37:55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2019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号召,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拟资助35项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其中,新工科建设项目5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验教学资源开发)5项,师资培训项目10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联合实验室建设)5项,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10项,在五大类项目上与高校展开全方位合作。通过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推动高校教学内容更新及课程体系完善,提升高校在实验教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助力高等院校尽早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一、项目概述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发科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与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高校的交流与产学研合作,致力于推动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2012年起在国内率先发起“科研支持计划”,无偿支持人因工程领域青年学者进行科学研究;2016年起联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以下简称:工效学会)发起“工效学卓越研究工程”并设立“CES-Kingfar基金(工效学会-津发优秀青年学者联合研究基金CES‐Kingfar Excellent YoungScholar Joint Research Funding)”;2017年起联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设立“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年起联合国际工效学联合会(IEA)设立国际奖项The IEA/Kingfar HFE Reseach Award“人因与工效学卓越研究奖”,同年发起并联合主办HFE Award全国人因与工效学创新大赛”。多年来资助和培养了大批高校优秀教师,有效推动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领域教学、学术研究和行业应用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宗旨,提供优质企业和行业学会资源支持高校发展,发挥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因工程与工效学技术的产业优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相关领域专家资源优势,主要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等相关前沿技术引入到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之中,支持高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进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的建设与发展,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二、建设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等学科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取得一流成果,津发科技和工效学会认真学习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宗旨,提供优质企业和行业学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新工科”建设,并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重要支持。

津发科技2019年拟资助35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其中,新工科建设项目5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验教学资源开发)5项,师资培训项目10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联合实验室建设)5项,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10项。

项目建设专业主要面向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类、设计学与艺术学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建筑与风景园林类、机械与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等专业相关的院系实验室、骨干一线教师及全日制大学生。建设内容主要围绕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用户体验与工程心理学、智能交通与驾驶行为、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行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等新工科研究方向。

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相关前沿技术引入到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之中,支持高校在这些领域的新工科建设,建立一批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实验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在这些领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实验课程教案和教学改革方案,这些建设成果将向社会开放,任何高校都可以参考、借鉴,并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目的;师资培训项目将支持骨干教师开展课程研讨、技术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和认证;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将企业的最新技术与成果以校企联合实验室或共建实验室的形式提供给有示范效应的高校,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教学实验硬件与仿真平台;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为高校学生社团或班级的创新设计作品或创意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公司已有资源进行技术指导、创业指导、奖励和创业基金支持,以帮助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获得实践经验,提高综合专业技能和对市场的认知。

 
 
三、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专业主要面向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类、设计学与艺术学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建筑与风景园林类、机械与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等相关专业的院系实验室、骨干一线教师及全日制大学生。

01

1、新工科建设专题

“人因与工效学”新工科建设项目针对高校相关新工科专业,津发科技联合工效学会拟定与院校进行新工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研究,高校利用自身的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经验优势,结合津发科技人因工程与工效学技术的产业优势、工效学会相关领域专家资源优势,设计规划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用户体验与工程心理学、驾驶行为、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行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等新工科方向。

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相关前沿技术引入到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如人-机-环境同步技术及相关虚拟现实与工效学仿真分析技术、近红外脑成像技术、脑电技术、眼动技术、生理技术、行为分析技术、人机工效分析技术等;促进新工科发展,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配置实践内容体系。与高校开展深入的专业人才培养及产学研合作形式。优先支持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应用相结合,并切实能够落实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的项目。

02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人因与工效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面向高校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用户体验与工程心理学、驾驶行为、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行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方向骨干教师,由津发科技联合工效学会提供经费、技术、平台的支持,将人因工程与工效学前沿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人-机-环境同步技术及相关虚拟现实与工效学仿真分析技术、近红外脑成像技术、脑电技术、眼动技术、生理技术、行为分析技术、人机工效分析技术等。通过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的建设与改革,建成满足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发展需求的、可共享的课程资源;优先支持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应用结合,并开发相关实验技术、产品、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并能推广应用。

03

3、师资培训项目

    “人因与工效学”师资培训项目面向高校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用户体验与工程心理学、智能交通与驾驶行为、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行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相关方向的一线青年教师,开展两方面培训:一是人因工程与工效学领域,二是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领域的教学理念、方法、案例与专业知识、技术、先进的科研方法。旨在提高参训人员在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领域的教学水平,推动一线教育教学改革。

04

4、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人因与工效学”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联合实验室)面向高校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用户体验与工程心理学、智能交通与驾驶行为、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行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等方向相关学院、系部或中心,由津发科技联合工效学会提供人因工程实验软硬件及平台支持,联合高校共同建设“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并开发相关实验教学资源或实验课题,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及学科科研水平。建成满足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发展需求的、可共享的实验资源;优先支持将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因工程与工效学应用结合,并开发相关实验技术、产品、程序、教学资源,提升实验教学及科研水平,并能推广应用。

05

5、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人因与工效学”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面向高校相关专业方向的全日制大学生,聚焦于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与工效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典型应用方面的思维和协作两大维度能力,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项目实施,对于在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用户体验与工程心理学、智能交通与驾驶行为、健康人居环境与环境行为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有创新想法并有意愿将想法转化为产品的在校学生或团体进行技术指导、创业指导、奖励和创业基金支持,以帮助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获得实践经验,提高综合专业技能和对市场的认知。根据项目意义与价值评估,津发可考虑进一步为具有市场及社会良好潜在效益的项目注入技术孵化资金或技术联合开发合作,支持并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落地。

四、申请办法

 

 
 
 
 

 

1、项目申请人下载并填写《2019年津发科技-工效学会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

2、项目申请人需在2019年9月20日之前将有项目负责人签名和学校或院系单位公章的申请书(电子版+纸质版)提交并发送至:王老师,邮箱:18001023699@kingfar.cn,收件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东路18号光华创业园16号楼四层。

3、津发科技与工效学会将于2019年9月20日--2019年9月30日组织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专家组对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和打分,同时在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官方网站公示,初审结果提交给教育部高教司复审,最终结果由教育部网站公示。

4、2019年9月30日--2019年10月15日高教司组织专家组复审,正式发布立项名单。

5、获得立项的负责人签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书》,项目负责人于2019年10月30日前将有项目负责人签名和学校或院系单位公章的立项协议书(电子版+纸质版)提交并发送至:王老师,邮箱:18001023699@kingfar.cn,项目立项协议书签署完成后,项目研究正式启动;超过截止期仍未签署立项协议书的,视为主动放弃立项。

6、项目从立项到完成交付为期一年,项目结题工作于交付期截止前1周内完成。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结题报告》(电子版+纸质版),并进行项目分享,建设及验收成果以电子稿形式收集,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联系邮箱。

 

1)项目必须按时完成。项目完成后,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将组织人因工程与工效学专家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验收和评比,结果将在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官方网站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还将邀请课题负责人参与津发科技和工效学会组织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总结和经验分享研讨会,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2)项目证书:通过结题验收后,工效学会和津发科技将邀请行业专家验收项目成果并颁发结题证书。

3)评选优秀项目,为项目优秀的个人及团队提供进一步产学研及成果落地技术支持。

4)未能按时结题的项目,有且仅有一次申请项目延期的机会,且延长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如到期仍未能结题,津发科技保有追回项目经费的权利,且项目负责人近三年不得申报同类项目。

5)项目申报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来电咨询。

7、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联系人信息、纸质原件寄送地址和电子档发送邮箱如下: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4000893950、18001023699;

邮箱:18001023699@kingfar.cn;

收件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东路18号光华创业园16号楼四层。

 

有关高校要根据各校情况和产学合作需要,组织师生自愿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项目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注册申报,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8月


将持续以推动人因工程发展为己任,在军工国防与教育科研各领域推动人因与工效学技术进步,愿意为中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上一篇:津发科技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下一篇:最后一页